了解動物處境 ,
就是改變的開始 。
美麗的台灣,住著約2,300萬人口,還有3億7千萬隻家禽、800多萬隻豬、30多萬隻牛、100多萬隻被用於各種實驗的犬貓、豬牛、鼠兔等實驗動物,數億隻養殖魚類、數十萬隻生活在家庭或流浪在外的犬貓,以及棲
地不斷被破壞,數量越來越稀少的各式野生動物……
這些數字不只是數字,每一個都是有情識、有感知的生命,牠們被放在我們看不見的死角,成為龐大卻隱形的犧牲體系。
改變需要時間與推力,而了解真相,就是保護動物的第一步。
同伴
動物
二十五年前的台灣滿街流浪狗,沒有動物保護檢査員、沒有專業的動物管制員,流浪犬被視為垃圾由清潔隊負責捕抓,隨意棄置在垃圾場、墳墓旁,有些被活活餓死,有些則是直接用水淹死,甚至電死。
二十多年過去了,同伴動物的處境看似大有改善,卻仍存在難以翻轉的結構問題。可愛的「毛小孩」有再多人喜愛,每年卻還是有12萬隻流浪犬遊蕩街頭,流浪犬貓在公私立收容所裡,日日承受「爆量」的磨難,而犬貓商業繁殖買賣的失序,亦導致無數品種犬貓深受「基因虐待」的折磨。
非犬貓的其他寵物,則因現行的管理規範漏洞百出,導致多數鳥類和龜類被違法走私、獵捕,再由商人不當繁殖、飼養,各層面都無法受到保障。
從推動《動物保護法》開啓台灣動物命運的轉機,到廢除清潔隊捕犬制度、關閉流浪犬留置所、改善公私立收容所軟硬體與提升動物福利、建立「動物保護檢査員」制度、推動寵物食品安全、寵物繁殖買買管理及評鑑制度修法等等,這二十幾年來,都可見到動社努力的足跡。
革命尚未成功,仍須無數人的力量匯聚,共同改善同伴動物處境。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
經濟
動物
經濟動物的處境,是人們最不願面對的真相之一。
民以食為天,美食當前,若細究盤中的肉、奶、蛋「生前」經歷了什麼,多數人都怕胃口盡失,往往選擇逃避。然而,動物過得好不好與畜禽產品的安全品質、環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,早已是不爭的事實。人畜共通傳染病和各種食安風暴造成的危機,都一再凸顯人們必須關注經濟動物福利的急迫性。
「動物福利」作為一門專業科學,在於確保動物滿足天性和需求,讓人理解動物是有情識的生命,不是物品、不是機器。因此,改善經濟動物處境除了「吃」與「不吃」的選擇外,減少食用量與正視經濟動物福利,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,並能實際幫助動物的事。
二十年來,動社推動台灣法規和政策在「人道屠宰」、「人道運輸」、「友善飼養」上大有進展,無數動物在不同層面減少受苦;更在今年推出台灣第一個動物福利認證標章,持續努力突破重重關卡:
我們推動家禽與家畜的人道屠宰、深入全台豬隻私宰場,多次冒著生命危險進行調査,逼迫政府掃蕩私宰場。
我們讓惡質的「活牛灌水」現形,讓虐待牛隻的業者遭受重罰,推動牛隻屠宰場裝設監視設備──卻還是有少數牛肉業者在其他牧場違法灌水,只因誤信增加的重量能賣更好的價錢。
我們成立「友善雞蛋聯盟」協助格子籠蛋農轉型友善飼養,也成功遊說大型通路、餐飲品牌,但仍需更多消費者支持,讓「格子籠」被全面淘汰。
我們揭示溫體豬肉背後「活體拍賣制度」的真相,豬隻遭驅趕、鞭打、烙印,亦提出其中疾病傳播與食安的疑慮,但溫體肉的市場需求還是因為消費者迷思、從業人員不願改變,尚未消失。
推展經濟動物的動物福利,是一條漫長又充滿荊棘的路,當更多目光願意直視真相,才有機會成為改變的力量。畢竟,去了解另一個生命為我們犧牲了什麼,是整個社會有責任去面對的課題。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
實驗
動物
在台灣,每年約有133萬隻動物被用於科學實驗,牠們有些是米格魯犬,歷經多年的藥物實驗後,出現極度瘦弱、貧血、行為退化及各種慢性病;有些是被刻意感染病毒的兔子,歷經發病痛苦後犧牲作為疫苗原料──縱使這些疫苗的研發,早已有不需使用活體動物的方法──但人們的「慣性依賴」或「便宜行事」,導致無數動物遭受不必要的實驗折磨。
動物實驗真的是必要之惡嗎?1959年,英國科學家Rex Burch和William Russell 針對動物實驗議題提出「3R」,強調這是必須被重視的人道科技:
-
Replacement 替代
盡量以「非活體實驗」替代,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犧牲 -
Reduction 減量
減少動物使用數量 -
Refinement 精緻化
改善飼養環境與實驗操作,使用麻醉止痛藥物,讓痛苦降到最低
經過不斷推廣,3R成為全球科學界的普遍共識,當許多國家不斷積極發展動物實驗「替代方案」或人體為基礎的「精準醫學」,以停止對動物實驗的路徑依賴,台灣科學界卻似乎仍消極以對。
台灣目前極欠缺「替代」的技術,「減量」也有待相關產業更確實的自我要求。2018年《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指引》法制化以後,台灣確實朝「精緻化」往前了一步,然而,專責實驗動物獸醫不足、動物再利用審査機制不明確、實驗動物資訊不透明等問題,也都還是政府、學界與醫藥產業需要解決的嚴重問題。
動社不斷在動物實驗領域投入研究並發起倡議,雖然過程不容易,但逐步累積的成果依舊讓我們保持樂觀。我們將持續努力督促政府成立「3R中心」與推動「替代方案」,期待台灣能早日跟上國際腳步,和世界並肩奮鬥,為動物們擋下無妄之災。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
野生
動物
人類活動範圍無限制的擴張,大量野生動物棲息地遭濫墾濫伐,商業獵捕的需求更導致野生動物族群遭受滅絕的威脅。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(CIWF)曾統計,若以地球上陸生脊椎動物生物質量比,食用的經濟動物就占了2/3(包含家禽,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除外),其餘1/3則是人類占最多,野生動物僅占其中的3%。
牠們可能是在大海悠游的白鯨和鯨鯊,以教育之名被關進人造水缸,在狹小空間不斷碰撞受傷,再也沒有回歸自然的能力;牠們有些是狐狸或獺兔,被密集飼養在環境惡劣的籠裡,最後被活活剝皮殺害──我們以為那是買不起的昂貴皮草,真相卻是動物皮毛早已大量混入各種平價成衣。
台灣的地稠人狹也對野生動物造成極大影響。「人與動物衝突」一年至少超過一萬件,政府卻缺乏完善的處理機制,導致人或動物的傷亡頻頻發生。而「山珍野味」的有利可圖,更讓原先就鬆散的野保法規成為漏洞,野生動物命運始終堪憂,太多我們無能為力的「死於非命」。
過去二十年,動社從來不怕觸碰爭議,除了體檢野保法的疏漏、揭露中國囚熊抽膽的真相、呼籲拒買海豹(狗)油,我們也對原民狩獵法的缺失提出質疑,並揭露宗教團體「放生」行為背後的產業結構。保護動物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也許會引來誤解,但不論必須得罪多少人,我們都不會停止為動物發聲。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
展演
動物
你也喜歡親近動物嗎?
在無數面向上, 將野生動物「關起來養」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爭議。圈養的目的為何、圈樣的環境與方式、人工圈養野生動物的繁殖和去向……這些多數人可能從未想過的問題,卻決定了動物一生的命運。
受限於單調的人工圈養環境,每一隻自然習性複雜的動物,都是令人不忍卒睹的悲傷。刻板行為是普遍存在的問題,熊、老虎、獅子總是不停繞著過度狹小的空間打轉,完全失去天性與活力;紅毛猩猩會反覆嘔吐後再吃下嘔吐物;有些動物更出現食糞、自殘等嚴重行為,或因食物不當長期營養不良。
即使不論動物展演背後的非法盜獵、近親繁殖等傷害,當動物健康出現問題時,是否能得到專業的照護就已經是個大問號。2014年底,名叫「阿河」的河馬在運輸途中跳車後死去,台灣動物展演的嚴重弊端才被攤在陽光下,引起社會震驚與反思。2015年動保團體與業者對話,終於推動了《動物展演管理辦法》的母法與子法,並在2019年底正式上路。
從2000年開始,動社便不斷公布和追蹤台灣所有公私立動物園中,各種陸、水生動物被不當圈養的處境,也多次公開反對荒謬的「動物外交」。隨著大眾意識提升和法規的制定,業者必須正視圈養環境及改善動物福利,但台灣目前還存在血汗的海洋生物表演,多數展演動物的處境也仍令人擔憂。
隨時對動物展演保持格外小心,依舊是重要且必要的。下次見到動物時,別忘了多想一下:牠們過得還好嗎?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
海洋保育
多數人以為大海就像源源不絕的糧倉,然而,人類毫無節制地過度捕撈,已對海洋生態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。
台灣遠洋漁業曾被歐盟給予「黃牌」警告,不只遭査獲非法捕魚、未經通報捕撈轉載卸魚等行為,更多次爆出剝削漁工和非法捕撈瀕危鯊魚的事件。在大型海洋生物的保育上,台灣近年終於陸續禁捕鯨鯊、鬼蝠魟、巨口鯊、大白鯊、象鮫等珍稀物種。
這幾年民眾對海洋保育的關注逐漸提高,但在過度捕撈、全球暖化、塑膠危機等浩劫下,海洋生態其實早已命懸一線。面對全球急速枯竭的漁業資源,為「負責任的永續海鮮」建立健全規範和標章,才得以連動消費市場、影響整體社會意識,從源頭做到真正的海洋保育。
動社倡議海洋保育超過十年,早期我們不斷呼籲拒吃魚翅,近年更投入遠洋、沿近海漁業的管理改革,並協助推動台灣第一個永續海鮮標章。海洋是數十萬種生物的家,如今卻只因人類一個物種而不再安全,也無從抵抗。守護海洋,讓我們一起做得更好。
値得你一讀的文章
需要你關注的議題